找到相关内容1504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何观察和对治自己的嫉妒心?

    什么不高兴呢?还是没有发心。如果你真正发心了,让众生高兴是你的责任啊!你没有为他做什么,他自己就能够得到好处,就能高兴,你应该随喜,也应该高兴,众生的好事就是我们的好事。    也有人说:“贪心、...这样的业,愿他以后不要感受这些果报。这样发个好心就行了,管用也行、不管用也行,自己发心是清净的就可以了。“我他,因为他造业造得太狠了。”不能这样想,不应该生起心。如果这样,你还是不会当菩萨。他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烦恼|嫉妒|达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9285519359.html
  • 生气,对人体的惊人伤害

    肝部疼痛。 8、伤肾。经常生气的人,可使肾气不畅,易致闭尿或尿失禁。 9、伤胃。气懑之时,不思饮食,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。 若从佛法因果报应的角度来看,恣纵心的果报,将是堕落畜生道、阿修罗道、地狱道,受苦无量! 所以,要力戒心、力戒发火生气,否则,恶缘广结,终会吃大亏的! 编辑:明霞 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5175702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11]:不看病戒

    菩萨以心不看。 菩萨无慈悲恻忍救苦之心,反以憎恶之心而不看病。 乃至僧坊、城邑、旷野山林、道路中,见病不救济者,犯轻垢罪。 从近至远,由僧坊至城邑,乃及旷野山林道路中,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14470190326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82)

    没有,所以二者并不相同。对此你如何破斥? 515、一个人莫名其妙被打后,对打人者生起心,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,为什么作者说被打者与打人者有同样的过失? 516、你对学习《入行论》重视吗?具体表现...而伤害众生,绝对不是大乘的行为。这一点,从颂词中也看得出来,至于引申的意义,大家理应再三去体会。 子二(不畏损害之安忍)分三:一、怨敌不应为之对境;二、是故断除嗔彼;三、为断嗔而除贪。 ...

    无著菩萨[著] 索达吉堪布[译讲]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048059904.html
  • 释迦牟尼佛圣诞 灵山胜境举行了隆重的浴佛法会

    的净水虔诚地沐浴太子佛像,希望我们能够像佛陀教导的那样,清除心灵的污垢,远离过份的贪欲、、愚痴、骄慢,而逐渐趋向于清净、和善、谦虚和智慧,更希望社会因我们的改变而更加富饶与祥和! ...

    佚名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08311023903.html
  • 感恩你的违缘

    平时没有用功。 有一个出家人,一个人到山里面去住了几年,发现自己没有一点心了,于是出山来到一个寺院,对长老说:“我成就了忍辱,怎么我也不会生气。”于是长老就说:“很好啊,很好啊,不过我们这里不接待...修行不是那么容易,你一个人到山里去住着,与世隔绝,谁也惹不到你,你当然没有生心,现在这么一点事情你就这样了,可见你心还不小呢。’”这个出家人才发现,原来不是自己没有心,而是没有遇到违缘,所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2241076759.html
  • 问:如何观察和对治自己的嫉妒心?

    贪心、心我有,但是嫉妒心我没有。”你肯定有嫉妒心。众生得到好处的时候,这个好处不管是从你这里得到的,还是从别的地方得到的,你有没有无伪的欢喜心?你为他人得到快乐而高兴,为他人得到好处而...不能这样想,不应该生起心。如果这样,你还是不会当菩萨。他造业造得越多,你就越应该可怜他,越应该替他消业,跟他结善缘。 别人修行有进步了,生活、工作、身体有好转了,就开始心里不舒服了,这就叫嫉妒!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24277513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众生皆具佛性,为何不识自家宝藏?

    济群法师答:   佛性,是生命中的清净宝藏。与此相对应的,还有无明。佛性是无始的,无明也是无始的。我们常说“一念不觉”,事实上,我们从未觉悟,是“念念不觉”。虽然我们有佛性,却虽有若无。不仅如此,还认贼为父,反被贪嗔烦恼左右、控制。当贪心现起时,立刻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贪了。、妒嫉、也是同样。众生为无明所惑,造业流转,无有了期。修行,就是要铲除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众生皆具佛性,为何不识自家宝藏?|济群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02277938.html
  • 问:如何克服嗔恚?当它生起时,如何对治?

    答:你必须有慈悲心,打坐时若嗔恚心生起,当修慈悲观。若别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,不要因此而生气,否则,你比他更无明。要心怀慈悲和智慧,因为对方正在受烦恼的煎熬。要内心充满慈悲,把他当作你亲爱的兄弟,在打坐时,专注在慈悲的感受上。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,唯有慈悲才能化解。 有时候,当你看到其他的出家人举止粗暴,可能会心生懊恼,是自讨苦吃的,这样不是佛法。你可能这么想:“他们不像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20352687531.html
  • 浅谈“忍辱”

           每一个佛教徒都知道“忍辱”是菩萨修行“六波罗密多”即六度万行的一度,它是菩萨必须修行的,不可缺少的。若不修忍辱行就不能断除心,不能断除心就不能使六度修行圆满,六度不能修行圆满...决不生起半点之心,而且还要发大愿,在自己成佛后先来度化他。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,被歌利王节节支解身体,佛陀不但不对歌利王的残忍感到憎恨,而且还要发愿成佛后先来度化他。后来成佛了,佛陀先度化的...

    印福

    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336393407.html